第两百八十七章 自古以来的王道之路(2/3)-《三国:天降猛男刘玄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唉,这大汉的教育,属实一代不如一代了。

    玄德,这么和你说吧,咱们中原人,就没有剥削那些小国的想法,那都是故土,那都是自己人,咱们只是在等待时机,到时候收复故土。

    当然,那些人要是敢背弃大汉,转头别人的怀抱,那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就比如西域诸国趁着王莽篡汉的时候,集体投奔北匈奴,

    我记得,后来班超经略西域的时候,那些小国有一个算一个,都被班超带着士卒给清算了,甚至有的小国,国王一天之内换了五六个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就这么和你说吧。

    一开始,对于炎黄部落来说,蚩尤是不是周边小国?

    再然后对于中原地区来说,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是不是周边小国?

    想当年连楚国都被称为蛮夷之地呢。

    再然后对于统一六国的秦朝来说,百越是不是周边小国。

    大汉武帝时期夜郎、滇国算不算周边小国。

    可现在呢,这些都是咱们故地啊。

    哦。

    不对,这些都是咱们国土啊。

    咱们收复故土,那得以自身安全为前提,提前收复一些贫瘠的土地,那是负担。

    毫无压力的就能收获富饶的土地,干嘛非要提前收复,到时候还得再费时费力的帮他们去开发。

    多这么一道程序,那得浪费多少得人力物力...

    一群败家子...”

    说完后,大鸿胪摇头晃脑的走了。

    当时大鸿胪的这一番解释,属实把刘备震撼到了,心太黑了,自己当时就以为,大汉奉献什么朝贡政策,只要那些小国,把中原王朝尊为“天朝上国”就行。

    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,那就是没事了,你不侵犯我,我不侵犯你。

    没想到啊,这群人的心啊,是又黑、又狠啊,这是在憋大招啊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想到这里,刘备抬头看向侃侃而谈的孟达,心中忍不住嘀咕。

    【孟达,终究是有些年轻啊,这想法太糙了,不过也可以借鉴一番。】

    看孟达说完后,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,笑道。

    “听了孟达之策,犹如醍醐灌顶啊,过两天你随简雍先去匈奴考察一番,孟达到了那里,一定要细心观察啊。

    等孟达从匈奴回来后,你再去谷远县历练一番,到时候由你主持谷远县大局,并亲自对接匈奴那边事务。”

    刘备现在已经想好给孟达安排什么职位了,这个激进的想法,太适合当西域戊己校尉了,等以后再说。

    ....

    刘备这回走向第三个人,这个人叫张绣。

    说实话,刘备到现在还没想明白张绣为啥要来上党,他叔叔混的也不差啊。

    此时的董卓,那就是大汉的新星,虽然这颗新星有些老了,但不妨碍这家伙在西凉声望高啊。

    一般西凉出身的人,有一半都投在了董卓麾下,剩下的那一半人里边,有一些人投奔到了凉州出身的地方官那里,比如河东太守王邑。

    有的人投奔了凉州的朝官,比如议郎傅燮。

    很少有人,往别人麾下跑的...

    想到这里,刘备抬头看向张绣,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佑维,我记得你叔父乃董卓麾下大将张济吧?这次你出凉州,去看你叔父了么。”

    张绣虽然疑惑刘备问自己叔叔干啥,稍微迟疑了一下,还是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回禀玄德公,绣从武威出来后,去和叔父呆了几天,本来打算多呆一段时间的,但叔父隔三岔五就要教我本事,我就跑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叔父教你本事,你跑啥?”

    刘备听完张绣的话,真有些不解了,这年头免费教授本事,居然也不带学的,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机会啊。

    只见张绣挠了挠头,小声道。

    “我叔父本事自然是好的,但是我叔父那一身本事都在骑兵上,我学了他本事,就必须要继承他的队伍,要不然就白学了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我叔父那一身所学,我都学到手里,顶天也就是叔父第二了,想超越他,太难了。

    叔父第二啊...”

    张绣现在想起叔父第二就头疼,说自己叔父本事高吧,那是真高,说本事不高吧,那也就那样,自己要学了叔父的骑兵路子,那现在的叔父就是未来的自己啊。

    这人生一眼就望到头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张绣那是年轻的很,还没有遭受过社会的毒打,感觉凭借自己的本事,只要没有叔父的影响,那超越叔父一点都不难。

    索性,张绣从张济那里学了一些领兵经验,然后就跑上党来了,子龙正好也在上党,刘备麾下也有骑兵,到时候琢磨自己的路呗。

    刘备听到这,也明白咋回事了。

    好家伙,这张绣心比天高啊,张济虽然自己没见过,但是能在董卓麾下担任一方校尉的,那也能说明张济的本事啊。

    

    此时的董卓,就连刘备都不得不承认,这是一头武装到牙齿的猛虎。

    张济就是董卓的爪牙...

    刘备看着意气风发的张绣,也不想过多的打击他,稍微想了一下后,对张绣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佑维,听说你和子龙是师兄弟?”

    见张绣点头后,刘备继续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么这样吧,你先去和子龙叙一下旧,随后就和子龙一起率领骑兵,清剿一下境内的贼匪,到时候你两人在骑兵方面的想法,相互印证一下。

    等你觉得时机成熟了,你过来找我,给你安排个任务。”

    张绣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,最主要的是他现在也还算有自知自明,自己还没统率过五十人以上的骑兵呢,一点经验没有,就算刘备上来就给自己重担,这也不敢接啊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刘备此时,拿着名单看向第四人,这第四人啊...

    还没等刘备找他谈人生呢,刘宏诏令来了...

    ps:孟达家里这个私兵五千还真不是我瞎说...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