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蜂螨-《昆虫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是从蜂螨幼虫的外表上看,我们就知道,它的生活习性一定很特别,也一定会很有意思。

    经过观察得知,想让蜂螨的幼虫在平滑的地方移动一下是很难的。这是它居住的环境锻炼出来的一种技能。在野外,蜂螨幼虫居住的环境会让它有随时跌落的危险。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?蜂螨的幼虫身上有十八般武器来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。它们那对强大有力的大腮,弯曲而且尖利;大腿强壮,肢体灵活;身上还有许多硬毛,就像尖针一般;爪子锋利而且坚硬,抓到地上,就像犁头插进了土里。除此之外,它还会吐一种黏液。光是这种黏液就足以将它牢牢地黏在一处,不至于跌落。由此可见,它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强的。

    关于这些幼小的幼虫为什么会选择在洞口居住这个问题,我绞尽脑汁,苦思冥想,结果还是没有答案。最后,我想等天气转暖一些,可能就会有答案了。于是,我急切地盼望着冬天快点过去。

    四月底的时候,被我囚禁在牢笼中的蜂螨幼虫有了变化。之前它们总是躺着不动,躲在卵壳里面睡觉。而现在,它们忽然开始活动了。它们在盒子里爬来爬去,显得特别有精神。那匆匆忙忙的动作和神情,都表明它们在找一件东西,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。不出意外的话,它们应该是在找食物。这也难怪,它们是去年的九月底孵化出来的,而现在是四月底,它们已经有整整七个月没吃任何东西了。此前的七个月就像是被判了七个月的徒刑,一直保持一种姿势,什么事也不做。等到七个月后,它们就被放出来了,变得非常活泼。

    看到它们活蹦乱跳的,我知道一定是有一种动力在支配着它们。这种动力不是被释放后的好心情,而是饥饿。也只有饥饿才能让它如此忙碌、如此焦急。

    这些匆忙的食客寻找的肯定是蜂巢中的蜜汁,为什么这么说呢?很明显,我们最后是在蜂巢的小房间中发现的它们。那时,他们同蜜蜂的幼虫一样,也是住在小房间中。这就说明,蜂巢中储藏的食物,不仅是供蜜蜂的幼虫享用,同样也供蜂螨的幼虫享用。

    我把一些里面藏着蜜蜂幼虫的蜂巢提供给它们;我甚至把蜜蜂的幼虫从蜂巢中拿出来,把蜂螨的幼虫塞进去。我使出各种办法,想让它们能够成为我想象中的那样,就是钻进蜂巢享用蜂蜜。但是,我的努力没有收到任何回报,它们还是不顺从。我决定采用另一种方法,那就是用蜂蜜诱惑它。这需要一个带有蜂蜜的蜂巢,整个五月中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找蜂巢。

    最后,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蜂巢。我把蜂巢中的蜜蜂幼虫都拿出来,再把蜂螨的幼虫放进去。蜂巢的小房间中有许多蜂蜜,我本以为它们会痛饮一番,没想到结局让我心灰意冷。我觉得这是我做过的,最失败的一次实验。这些幼虫不但没有去吃那些蜂蜜,反而好多幼虫被蜂蜜黏住,最后活活闷死了。这和我心中预测的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。

    我非常失望,我甚至想问它们一下:“你们到底想要什么,我把蜂巢送到你们面前,还有幼虫,还有蜜汁,这些难道还不够吗?你们这群丑陋的小东西!”

    不过,它们终究没有瞒过我,我还是知道了它们的秘密。原来它们什么都不需要做,它们并不是自己钻进蜂巢中去的,而是掘地蜂亲自把它们带进去的。

    上面说过,四月的时候,原本住在洞口的蜂螨的幼虫开始活动。最初几天,它们只是蠢蠢欲动,呆头呆脑。再过几天,它们便会离开洞口那个地方。它们会去哪儿呢?它们会紧紧地攀附在蜜蜂的身上,被带上了蓝天,带到了野外,甚至带到更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蜂螨的幼虫会抓住一切机会爬到蜜蜂身上去。不管蜜蜂是要出门,还是刚从外面回来,只要它在洞口停留,就给了蜂螨的幼虫机会。它们爬到蜜蜂的绒毛里,并紧紧抓牢。它们从不担心蜜蜂会飞多远,多高,因为它们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,一点儿都不担心会跌落下去。它们如此疯狂冒险,只有一个目地,那就是让蜜蜂把它们带到巢里去,去享用储藏丰富的蜂蜜。

    第一个发现蜂螨幼虫爬上蜜蜂身体的人肯定会认为,这是一种喜欢冒险的昆虫。它们可能是想在蜜蜂身上寻找吃的东西。但是,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蜂螨的幼虫在蜜蜂身上的时候,是头朝下,尾端朝上,身体与蜜蜂的身体垂直。它们喜欢待在蜜蜂的肩头一带,选择好地点之后,就不会再作出改变。如果它真的是想从蜜蜂身上找东西吃的话,它不应该待在一个地方不动,应该到处跑动才对。显然,找食物的说法是错误的。它们选择攀附的部位都是蜜蜂身上最硬的部位,有时候是靠近翅膀下面的部位,甚至是头部。只要它们选好了部位,便死死地攀住一根毛,雷打不动。由此我推测,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,那就是小甲虫爬到蜜蜂身上的目地是为了让蜜蜂把它带回蜂巢。

    飞行中并非一帆风顺,这位未来的寄生虫此时要经历一番考验。蜜蜂有时候会急速前进,有时候会穿越花草,有时会用足部清理身体各部位,在往蜂巢中飞的时候还会与墙壁发生摩擦。无论如何,小甲虫必须要牢牢抓紧,这样才能达到目的。

    不久之前我还在纳闷儿,是什么东西让小甲虫牢牢地攀附在了蜜蜂的身上,原来是蜜蜂身上的绒毛。而夹住绒毛的工具就是小甲虫身上的那两个大钉。至此我们才明白它们的真正用途。这两个大钉非常精密,合拢起来可以稳稳地夹住绒毛,感觉比人类的钳子还要好用。

    还有,那些从口中分泌出的黏液此刻也能发挥作用。它能帮助小甲虫紧紧地黏附在蜜蜂身上;同样,幼虫身上的硬毛和尖刺此刻也派上了用场。它们深深地扎入蜜蜂的软毛中,把身体牢牢地固定在蜜蜂身上。

    这么多的“利器”平时似乎一无所用,但是当它们的主人要飞上蓝天的时候,它们就变成了高端设备,来发挥自己的作用。一想到这一点,就不禁对小甲虫感到佩服。

    为了观察一下蜂螨的幼虫是如何进到蜜蜂的巢中,我在五月二十一日这天来到了卡本托拉斯的野外。

    这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,需要全身心地投入。我在野外发现了一群蜜蜂,它们不知道是高兴,还是受了什么刺激,在天空中群蜂乱舞。我不解地看着它们,就在这时,乱哄哄的蜂群中响起了一种喧哗的声音。只见一群掘地蜂像闪电一般飞了出去,到处寻找食物。与此同时,另外一群蜜蜂正满载而归。有的带回的是采好的蜂蜜,有的带回的是建巢用的泥土。

    此时,我对这种昆虫的习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。在我的认识中,无论是谁,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,只要你闯入了它们的蜂群或者碰到了它们的房子,那么后果一定是悲惨的。一定会被成千上万个锥子乱刺身亡。上次在观察大黄蜂的时候就是因为离得太近,而被冲出的大黄蜂恐吓了一下,那种恐惧的感觉至今难忘。

    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,总得付出点代价。我现在想了解蜂螨,就必须要冲进这个可怕的蜂群。甚至还需要在蜂群里面站上几个小时,一整天也说不定。我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工作,不让一切逃过我的眼睛。于是,我就一动不动地拿着放大镜站在蜂巢前。为了观察得更仔细,我的眼睛和手不能受任何妨碍。这样的话,面套、手套等保护用品都不能用。为了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,为了解答关于蜂螨的谜团,即使是脸被蜇得认不出来了也值得。这就是所谓的代价。

    那一天,我痛下决心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,无论付出多大代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