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黄蜂-《昆虫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些建筑家是如此的聪明,但是有一点儿令人们感到奇怪。那就是在遇到一些小困难的时候,它们往往束手无策,显得很笨拙。一方面,他们身上有大自然赐予的本能,这些本能让它们像科学家一样工作;另一方面,它们除了本能之外智力相当低下,不懂得思考和反省。关于这一点,我做了大量实验来证明。

    我家花园的路旁边正好有一个黄蜂的蜂巢。于是,我使用一个玻璃罩做了个实验。这种实验我不可能在荒野里做,因为那些孩子实在是太顽皮,很快就会把你的玻璃罩打碎,这个实验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。有一天晚上,看到黄蜂们都回家了,我便把玻璃罩罩在了黄蜂巢穴的入口处。我在猜想,当第二天黄蜂发现出不去了怎么办呢?它们会不会另掘一条出路呢?它们是掘土的高手,并且从里面出来只需要在玻璃罩边上掘很短的一条路。那么结果怎样呢?

    第二天天气很好,阳光照耀下的玻璃罩闪闪发光。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排着队从地下出来,它们要去寻找食物。但是它们显然没想到会有障碍,只见它们一次次的撞到玻璃上跌落下去,又一次次的冲上来,丝毫没有气馁。它们在玻璃罩子里团团乱飞,有的见怎么也飞不出去脾气开始变得暴躁;有的干脆飞回了屋里;还有的进去休息一会儿之后又重新出来顶撞玻璃罩。它们这样来回折腾着,却始终没有一只黄蜂想到去玻璃罩边上挖出一条小路,寻找自由。这说明黄蜂的智力和应变能力非常低下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从外面飞回了几只黄蜂,它们肯定是昨晚在外面过夜了。它们围着玻璃罩团团转,在寻找着一条回家的道路。有一只带头的黄蜂决定沿着玻璃罩往下挖土,其他的黄蜂也纷纷效仿。就这样,在大家的努力之下,一条回家之路被打通了。外面的黄蜂欢天喜地的钻进了玻璃罩内,它们终于到家了。我赶紧将这条通道堵上,假设里面的黄蜂看到刚才的一幕,它们就明白该怎样出去了。我想看一下它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努力逃出玻璃罩。

    我想,无论黄蜂的智力多差,它们现在逃出去应该是没有问题。因为那些刚刚进来的黄蜂已经指明了道路,它们肯定会从玻璃罩边下挖土、掘地道,然后逃出去。

    然而,事实让我很失望。它们没有从刚刚的成功上总结任何经验。现在的玻璃罩里面的场面依旧混乱,它们还是在盲目地乱飞乱撞,丝毫没有要掘土、挖地道的迹象。玻璃罩中每天都有黄蜂死去,有的死于饥饿,有的死于高温。一个星期过后,整个蜂巢中的黄蜂全军覆没,无一幸免。地面上铺满了它们的尸体,十分惨烈。

    为什么外面的黄蜂能进去,而里面的却出不来呢?原因是,黄蜂能嗅到自己的家,并想方设法回家。对它们来说,回家是一种防御手段。这是它们的本能,是没有原因和解释的。它们一出生便知道世界上与许多障碍,为了返回到家的怀抱中,它们的本能会激发它们克服一切障碍。

    但是,对于那些被困在玻璃罩子中的黄蜂来说,上面提到的那种本能对它们一点作用也不起。它们的目标就是到阳光中去寻找食物。这个目标很简单、很明确。玻璃罩这个透明的监狱,将它们都欺骗了。它们透过玻璃看得见阳光,便以为自己是在阳光中。它们想离阳光再近一些,想飞得更远一些去觅食,便不断地向前飞去,一次次地撞在玻璃上。它们越是出不去,希望就越强烈,与玻璃罩的搏斗就越激烈。很显然,这种搏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。它们没有任何经验和类似的遭遇来教它们该如何行事。别无选择,只能继续遵循固有的习性。渐渐地,希望越来越小,生命渐渐远去。

    揭开蜂巢,你会在里面发现许多蜂房。这些小房间上下排列着,中间有根柱子将它们紧紧连在一起。这些小房子分好多层,具体层数不定。在季末大约会有十层,甚至更多。每个小房间都是向下开口,在它们的社会中,幼虫无论进食还是睡觉都是头朝下倒悬着。

    这一层一层的楼被称为蜂房层,每层之间都隔着很大的距离。在外壳与蜂房之间有一条路,它能连接到蜂巢的各个部位。有许多守护者进进出出,它们的职责是照顾蜂巢中的幼蜂。蜂巢的门户矗立在外壳的一边,只是一个没有装饰的裂口,十分简陋。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,这样简陋的门里头,居然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大都市。

    一个蜂巢中的黄蜂数量相当大。努力工作是它们生活的唯一主题。它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扩建蜂巢,以便让新增加的公民能住得下。尽管它们自己不产幼虫,但是它们给予巢内的幼虫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
    十月的时候,我把一些蜂巢的小片单独拿了出来。一是为了能够观察黄蜂的工作状况;二是看一下它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季有什么反应。有许多卵和幼虫居住在这些巢的小片里面,大约有一百多只黄蜂精心的看护着它们。

    我将蜂房切割开来,然后并排放着,使那些小房子的口都朝着上面。这样做的目地,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它们。颠倒它们的生活状态看来并没有使他们感到厌烦。很快它们就习惯了新生活,并重新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去,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。

    它们不可能停止筑巢,我给它们准备了一块软木头作原料。我还喂它们蜂蜜。还用一个大泥锅来代替它们的土穴,并用纸板做成一个圆形的东西来遮挡光线,使得泥锅内部非常昏暗。但我需要观察它们的时候,我就会把纸板拿开。总之,我满足它们的任何需求。

    黄蜂的生活还和以前一样,我对它们的这些骚扰都它们被忽略了。工蜂们非常忙碌,往往要一边照顾蜂巢内的幼虫,还要一边筑巢。它们正在齐心协力地筑造一个新的外壳,来代替那个被我铲坏的外壳。它们的效率很高,没多久就筑起了一个屋顶。这个屋顶呈弧形,能盖住三分之一的蜂房。

    我给它们提供的那根软木头,它们仿佛看不见,从来不去碰一下。那是我精心准备的,看来是出力不讨好。它们不习惯这种新材料,宁愿放弃,也不去使用。它们选用的是那个废弃的旧巢,既方便又顺手。因为那些小巢内含有纤维,可以直接拿来使用,不必再去辛辛苦苦地加工。还有就是,这种材料能使黄蜂省下大量唾液。黏合这种材料,只需少量唾液即可。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,这都是一种相当好的建筑材料。

    接下来,它们把那些闲置的小房间全部粉碎,然后利用这些碎物做成了一件类似天棚一样的东西。如果需要的话,它们可能用同样的方法将天棚打碎,再建造出小房间。总之,它们灵活机动,不拘一格。

    相对齐心协力筑巢来说,更有意思的是它们如何喂养幼虫。此时,它们的身份要来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。刚刚还是刚毅的战士、辛勤的建筑工人,一转眼,它们就变成了体贴温柔的保姆。就在刚才还是斗志高亢的军营、热火朝天的工地,一变身,成了温馨宁静的育婴室。让人感觉妙趣横生。

    蜂房里的宝宝又柔弱、又可爱。把它们照顾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需要无微不至,还要有耐心。细心地观察我们可以发现,一只正在忙碌工作的黄蜂,它的嗉囊里充满了蜜汁。它停在一个蜂房门前,用一种挺特别的姿势将头伸到洞口中去,然后把里面的小幼虫喊醒。它喊醒幼虫的方式很有意思,是用自己触须的尖儿轻轻地去碰幼虫。里面的幼虫感觉到之后,便微微张开嘴巴,样子像极了刚出生不久、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开嘴巴向母亲索要食物。非常可爱,同时不禁让人感到一阵温馨。

    刚刚醒来的小宝宝左右摇摆着自己的小脑袋,迫切希望得到食物。这是它的本性使然,它可能是太饿了,盲目地探寻着外面黄蜂提供的食物。最后,它张开的双唇终于接触到了食物。“小保姆”嘴里流出一滴浆汁,流进了宝宝的嘴里。吃到了食物之后,小宝宝急切的心情总算平静下来。对于它来说,这一滴就已经足够了。外面的工蜂又马不停蹄地跑到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幼虫那里去,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。

    这种口对口的喂食方法,让小宝宝享受到了大部分的蜜汁。但是,它们还没想享用完呢,进食并没有结束。幼虫在进食过程中胸部会暂时膨胀起来,一些洒出来的蜜汁就会滴到上面,就如同人在进餐时围在脖子上的餐巾。等喂食的工蜂走后,小宝宝会把刚才滴到胸部的蜜汁吮吸干净。它们仔细地舔着自己的颈根处,一点儿食物也不浪费。等到把大部分蜜汁吞咽下去,确定自己不再洒出来的时候,幼虫刚才隆起的胸会慢慢收缩进去。然后,它们往自己的房间里缩进去一截,又进入到了梦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