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情商高的人,交际场合绝不“吃亏”-《所谓情商高,就是懂交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徐主管是公司里的元老,职位不高但资历很深,很多人跟他说话都很小心,生怕得罪了“危险”人物。

    刘经理年纪轻,说话做事很有策略。

    “徐主管,我要诚恳地拜托您一件事,”刘经理一开口就说得很真诚,“公司制定了新规定,谁要是完不成任务,就会扣奖金。您是公司的元老,我就拜托您起好带头作用了。”

    刘经理几句话就说得徐主管非常高兴,他自然知道自己完不成任务同样会扣工资的事实,但还是欣然接受了刘经理的“丑话”。

    说“丑话”也要看对象,不同对象说的方式也不同。掌握了正确的说话策略,才能在办好事的同时又不得罪人。

    在谈资中,很多时候“丑话”是必不可少的,既然不能避免,那我们就尽量把它说好。既能达到交谈的目的,又不得罪人,还能体现自己的交际能力、得到他人的欣赏和尊重。

    把“丑话”说在前面就等于打了预防针,给人警示又让对方做好心理准备,必要时还能维护自己的利益,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,减少事后麻烦。

    别给自己找麻烦,

    有些烂摊子你收拾不了

    “哥们儿,能帮我一个忙吗?你听我细细说,这事儿有点复杂……来,咱们到那边没人的地方说……”

    生活中,我们一定听过朋友说这样的话。当我们听下去之后,多数都会发现:这件事非常有风险,否则的话不会搞得如此神神秘秘。为了自己的安危,同时也是给朋友提醒,多数情况下,我们都会选择拒绝,并对他进行劝阻;但是,对方却总习惯一意孤行,有一些人最后还是被朋友说服了。结果到最后出了问题,被你一语中的之时,他就会再一次找到你,让你帮他收拾烂摊子。

    面对这种请求,我们该如何办呢?不去管他,会被看作是没有义气;帮了吧,却又惹火上身,结果给自己惹下不少麻烦。最后,我们不得不硬着头皮选择了帮助。

    可是,你总是这么做,是否想过:帮这个忙,其实已经突破了底线?为了所谓的义气,你是否想过要承担更多的风险?

    潘海涛和王蒙是一对好朋友,两个人从小就认识。两个人的关系好像弟弟与哥哥一般,潘海涛喜欢玩闹,而王蒙则较为稳重。很多时候,都是王蒙照顾着潘海涛。

    大学毕业后,这一对好朋友一起到了上海去工作,并在闵行区合租了一套房子。来到这座大城市,潘海涛异常兴奋,又结识了不少新朋友,所以每天都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,有时候还会把朋友们带到家里狂欢。一晚上下来,屋里早已是一片狼藉,他却总是借口太累、太困不愿意收拾,最后还是王蒙打扫残局。

    王蒙不是没有想法,可是看着这个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玩伴,他又能说什么呢?

    潘海涛还有一个毛病,那就是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。今天兴趣盎然地抱回来一只小狗要养,结果没过一个星期,就不愿意再管了;明天嚷嚷着要把屋里的格局再调整一下,结果没干一半,就大呼小叫地喊累;后天说要去钓鱼,头一天跑到超市购置各种设备,结果第二天早上却迟迟不肯起床……

    可想而知,最后这些烂摊子,都是由王蒙去解决的。

    这些事,都是生活中的琐碎事,所以王蒙尽管有时候气不打一处来,可还是容忍了潘海涛的行为。不过,后来的一件事,却让王蒙后悔莫及。

    在上海工作一年后,王蒙攒下了一笔钱,然后买了辆二手汽车。潘海涛得知也很高兴,就死缠烂打要借出去开几天,说是让朋友们也看看。王蒙犹豫了很久,最后还是把车钥匙给了他。谁知道,潘海涛喝完酒后开着自己的车撞坏了一处市政建设,但他因为害怕,选择了逃跑。

    几天后,警察根据视频录像,找到了王蒙。这时候,他才知道这件事。他立刻找到潘海涛,谁知潘海涛此时却说:“哥,我是真害怕!我真的不敢去,哥,这事儿你帮我顶了吧!我又没有撞到人,就是罚点钱就能解决了!”

    这一次,王蒙终于无法忍受了:“海涛,我是你的朋友,不是你的挡箭牌!这些年,我帮你解决了多少问题?你每次向我开口的时候,我说过不了吗?可是这一次,我不可能答应你!如果你不去自首,我现在就让警察直接进来!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潘海涛吓得赶忙抱住王蒙,可是无论他如何说,王蒙再也不愿意帮他收拾烂摊子了。

    试想,如果王蒙继续为潘海涛收拾烂摊子,那么结局会是怎样?恐怕不仅只是罚款、拘留这么简单。如果被警察调查出顶罪,那么等待他的只有牢狱之灾!

    那么,为什么潘海涛敢于提出这样的要求呢?因为过去的王蒙有一些没有原则,总妥协为潘海涛收拾烂摊子。朋友之间互相帮助,这本身无可厚非。但是,什么事情都有个度,如果没有底线地为朋友收拾烂摊子,变成他的“挡箭牌”,那么这份友谊也在无形之中开始变质,久而久之就将荡然无存。更甚者,做“挡箭牌”的一方,还可能会因为收拾残局,而让自己惹上麻烦,惹上官司。我们一定要了解,中国的法律中有包庇罪、窝藏罪,等等,如果一旦被警方调查发现,那么等待自己的同样是身陷囹圄,以及相关民事赔偿责任。

    所以,无论我们与朋友的关系多好,我们都必须学会拒绝对方的过分要求。尤其是涉及底线的事情,我们绝对不能突破。

    1.明确告诉朋友,自己的底线在哪里

    也许在一段时间内,朋友因为各种原因,需要我们经常性帮忙,么在答应他之前,我们就应该和他说明:哪些事情自己责无旁贷,哪些事情自己不会去做。例如,朋友让你处理一些工作,你可以和他说:“我能做的,是帮你将格式内容、文本内容整理好,但是具体填写和计算方面的事情,我不能做。因为,这些内容涉及你的工作核心,一来我并不了解,二来这是你本身应该做的事情,如果让领导知道是别人帮你完成的,那么相信你一定会受到批评。”

    相信,如果你的朋友懂礼貌、识大体,那么就会接受你的赞同部分和拒绝部分,而不是纠缠着你全部处理。

    2.言辞说明原因,杜绝朋友的执迷不悟

    如果朋友执迷不悟,依旧要求你帮助他收拾烂摊子,这时候,你就不要再被其他因素所困扰,而是应当直言告诉他:“我不是你的‘保姆’,所以更不会为你闯下的祸端负任何责任。如果你真的是我的朋友,就不应该把我向火坑里推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拒绝尽管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,可是这正是我们为了保持底线而不得不说的话。并且,如果你的朋友真的与你交心,那么他就会收回要求,向你道歉。这个时候,我们不妨安慰他一下,然后可以帮忙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    行事懂得看眼色,

    眼色里透着更多的语言

    眼睛是人们用来传达信息最为重要的器官,一个人心里想什么,十之八九可以通过他的眼睛看出来。通过对方眼睛的动作和变化,我们便可以了解到各种信息。就连我们的圣人孟子也曾说过:“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眸子不能掩其恶,胸中正,则眸子了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听其言也,观其眸子,人焉庾哉。”

    秦朝时,赵高想要陷害李斯,于是就对李斯说出秦二世的种种不好,并劝李斯进谏秦二世,他随即和李斯相约,如秦二世一有闲暇时他便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李斯。有一天,李斯应赵高之约进宫,时值秦二世正与姬妾取乐,看见李斯进来扫了自己的兴致,心中极为不爽。而李斯却毫不知情,依然进谏。秦二世只好当面敷衍李斯,等李斯一走,便说丞相瞧不起他,什么时候进谏不好,偏偏要选择自己和姬妾行乐的时候来进谏。从此,这就为李斯遭遇杀身之祸埋下祸根。

    不要认为“看眼色行事”就一定是不好的行为。其实,眼色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。在人际交往中,我们要懂得看人“眼色”行事,以掌控对方的内心想法。

    但是,想要通过别人的眼神而得知他的内心活动,就要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。因为眼睛的动作和变化是相当快的,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眼睛变化的任何一个细节,同时也要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,进而才能得知对方心里所想。

    聪敏的人不仅要会看人眼色,还要知道在某些特定场合里,什么话能说,什么话不能说。说什么,怎么说,一定要顾及对方的心境和场合等客观因素,才有利于沟通。

    有个人特别喜欢讲笑话,在朋友的婚礼上大谈自己的见闻,人们因此被逗得哈哈大笑。谁曾料到,心血来潮的他,偏偏讲起一个新郎杀死新娘的故事。他还没把这个故事说完,新郎和新娘就都火了。可这个人却不自知,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。最后,主人不客气地把他轰了出去。

    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注意看眼色行事,遇事时往往只从个人主观感觉出发,以为只要有话就应该说,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。不分时间和场合就往外说,结果在无意间就得罪了别人。

    葛大爷和刘大爷平时爱开玩笑,几天没见,一见面就说:“你还没有死呀?”对方哈哈一笑,随即回了一句:“我先走了,谁给你送花圈啊!”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。后来刘大爷因重病住进了医院,葛大爷去医院看望他,一见面想逗逗他,就说:“你还没有死呀?”这一次,刘大爷的脸一下子拉长了,生气地说:“滚,你滚!”把他赶了出去。

    做人不能够太单纯,在看对方眼色行事的时候,总会注意场合,并时时在头脑中绷着这根弦。这样才能讨得对方欢心,自己在说话、办事的时候,也会更顺利。

    在错误的路上坚持,

    迎接你的还是错误

    如果一块地不适合播种麦子,那么可以试试种豆子;如果这块地也不适合种豆子,那就试着撒一些花种,或许就能开花。一块地,总有适合它的种子。但是如果你非得坚持种麦子的话,那么可能你的收成就不会如意,甚至会颗粒无收。

    为人处世也是一样,那些聪敏的人,如果发现此路不通,他们一定会选择走彼路,而不是沿着那条错误的路走到黑。年轻人更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机会,换一个角度思考,这样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了!

    孙伟成绩不好,人又很顽皮,非常不爱学习,这让父母和老师都非常头痛。孙伟的父母一直望子成龙,希望孙伟能进最好的高等学府。可是高考的时候,不要说最好的高等学府了,就是差一点的二流学校孙伟都没考上。不甘心的孙伟父母,要求儿子在家过了两年补习生活,请了很多家庭教师,但最终还是没考上。

    几次失败之后,孙伟终于想明白了,或许学习这条路真的不适合自己,继续这么坚持下去,也未必会有好结果。条条大道通罗马,自己为什么非得去和别人挤这座独木桥呢?于是孙伟劝服了父母,自己只身一人去了深圳。

    很快,开朗、积极的孙伟就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,自己也做起了小生意。当他的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还在为找工作而犯愁时,孙伟已经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老板,甚至曾经的同学还有很多到他的公司去工作的了。

    有时,坚持未必就能胜利,迎难而上也未必会是柳暗花明。如果当初孙伟一直坚持考大学,那么就算他考上了,也是成绩不好的学生,自己也未必生活得开心;而转变方向的孙伟却成了优秀的商人,纵横商海、快意人生。

    如果方向不对,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,甚至无谓的坚持很可能导致南辕北辙,只会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。所以,年轻人不要盲目地埋头苦干,而要时不时地看看自己所走的路到底对不对。进入了社会更是如此,工作、交友,做人、做事,都不要钻牛角尖,有时转个弯,走另一条路,结果往往会更好。
    第(2/3)页